添加微信好友了解更多产品
+ 关注

复制成功

微信号: 13953895568

可直接在微信粘贴, 添加好友

知道了

全国服务热线:

13953895568

晚清巨富盛宣怀:家里两名女佣一个生了赵一荻一个生了宋美龄

来源:华体网官网网址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4 05:34:20

  1844 年,盛宣怀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官宦世家 ,祖父盛隆是举人出身,曾任浙江海宁知州,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更是家族中的佼佼者,父亲盛康与李鸿章为同科进士,历任多个官职。

  在湖北任职期间,盛康展现出卓越的政务能力,他不仅在民政事务上处理得当,保障百姓生活安稳,还在财政管理方面颇有手段,使得当地财政状况良好。

  这样的家庭背景,为盛宣怀提供了接触官场和社会上层的机会,也让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,培养了经世致用的思想。

  然而,盛宣怀的科举之路却颇为坎坷,他虽然自幼聪慧,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屡次受挫,多次参加乡试均未中举,最终只获得了秀才功名。

  在那个科举至上的时代,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,让盛宣怀陷入了迷茫和失落之中。但盛宣怀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,而是开始积极寻找其他的出路。

  1870 年,在父亲好友杨宗濂的举荐下,盛宣怀进入了李鸿章的幕府,成为了一名幕僚,这一机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。

  当时的中国,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,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社会的动荡,让清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,为了挽救国家的命运,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,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制度,以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。

  盛宣怀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才能和敏锐的洞察力,很快在幕府中崭露头角,他不仅对西方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,还积极学习西方的知识和技术,为李鸿章出谋划策,协助他推行洋务事业,他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和信任,慢慢的变成为了李鸿章的得力助手 。

  1872 年,清政府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,西方列强凭借先进的轮船技术,掌控了中国的航运业,大量白银外流,为了挽回利权,增强国家经济实力,李鸿章决定创办轮船招商局,以打破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,这个艰巨的任务,落到了盛宣怀的肩上。

  盛宣怀深知,创办轮船招商局并非易事,不仅需要巨额的资产金额的投入,还面临着来自外国航运公司的激烈竞争和国内保守势力的反对。

  但他没有丝毫退缩,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能,开始了艰难的筹备工作,在他的努力下,轮船招商局于 1873 年正式成立,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家民用股份制企业。

  在筹备过程中,盛宣怀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商业智慧和人脉资源,他四处奔走,游说富商巨贾投资入股,向他们阐述轮船招商局的前景和意义。

  他还亲自制定了详细的章程和管理制度,明确了公司的运营模式和发展趋势,在他的努力下,轮船招商局于 1873 年正式成立,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家民用股份制企业。

  然而,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,外国航运公司为了挤垮招商局,不惜采取降价竞争的手段,试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中。

  在这场激烈的商战中,盛宣怀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才能和勇气,他不仅成功地保住了轮船招商局,还使其逐渐发展壮大,成为中国近代航运业的领军企业。

  1876 年,轮船招商局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,这一壮举震惊了中外,标志着招商局在与外国航运公司的竞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,此后,招商局的业务不断拓展,航线遍布国内外各大港口,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。

  19 世纪末,中国的钢铁工业几乎一片空白,而钢铁作为国家工业化的基础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,1890 年,盛宣怀开始督办汉阳铁厂。

  汉阳铁厂的创办,可谓困难重重,技术上,中国缺乏先进的炼铁技术和经验,设备也十分落后,资金方面,建厂需要巨额的投入。

  面对这一些难题,盛宣怀没有退缩,他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炼铁设备和技术,高薪聘请外国专家,同时积极培养本土技术人才 ,他还四处奔走,向清政府、外国银行借贷,为汉阳铁厂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资金保障,

  为了实现煤铁的自给自足,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盛宣怀通过一系列的谈判和协商,成功合并了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这两个企业,于 1908 年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,

  在盛宣怀的精心经营下,汉冶萍公司快速地发展壮大,也为盛宣怀带来了巨额的财富,他不仅掌控了企业的经营权,还通过股票和分红等方式,积累了大量的资产,汉冶萍公司的成功,使盛宣怀在矿业领域站稳了脚跟,也为他的商业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

  彼时,中国的金融市场被外国银行和传统钱庄把持,缺乏现代化的金融机构,为了打破这种局面,盛宣怀于 1897 年创办了中国通商银行,这是中国第一家自办的银行,也是他在金融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。

  盛宣怀的财富量级究竟有多少?这是一个非常关注的问题,据相关资料记录,在其财富巅峰时期,个人总资产折合成白银大约 2000 万两,1916 年盛宣怀去世时,留下了 1349 万两白银遗产,这样的财富数额,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,都是极为惊人的。

  盛宣怀的财富不仅体现在数字上,更体现在他对当时社会的巨大影响力上,在政治方面,他与朝廷官员交往密切,是洋务派的核心人物之一,深得李鸿章等洋务派大佬的信任和倚重。

  他曾担任多个重要官职,此外,盛宣怀还热情参加社会公益事业,展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,他参与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,并担任首任会长,在赈灾、救护等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,他还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,创办了北洋大学堂、南洋公学等多所学校,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,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。

  在盛宣怀的盛家大宅里,生活着 200 多位佣人,他们各司其职,维持着这个庞大府邸的运转,而在这些佣人之中,有两位女性的命运格外引人注目,她们就是吕葆贞和倪桂珍。

  吕葆贞是一个出身平凡的女子,她进入盛家后,凭借着自己的勤劳能干和聪慧伶俐,很快就得到了盛家人的认可和喜爱,成为了盛府的 “王牌佣人”。

  盛宣怀对她十分看重,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她关照,还在她的婚姻大事上操心,当时,盛宣怀的老部下赵庆华,时任交通部次长,为人忠实可靠,为官清廉,盛宣怀认为赵庆华与吕葆贞十分般配,便做媒将吕葆贞许配给了他。

  婚后,吕葆贞与赵庆华的感情和睦,她为赵庆华生下了 7 个孩子,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赵一荻,也就是人们熟知的 “赵四小姐”。

  赵一荻与张学良的爱情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,她为了爱情,不惜与家庭决裂,毅然决然地陪伴在张学良身边,成为了张学良的红颜知己和得力伴侣 ,而吕葆贞一直铭记着盛家的恩情,她再三叮嘱女儿赵一荻,日后若有机会,一定要帮助盛家人。

  倪桂珍与吕葆贞的经历不一样,她出生于余姚的一个书香世家,是明代大学士徐光启的第十七代孙女,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,后来,倪桂珍进入盛家,担任家庭教师,负责教育盛家子女。

  在婚姻问题上,倪桂珍有自己的主见,盛宣怀曾为她介绍达官显贵,但她都婉拒了,后来,她结识了宋嘉树,两人一见钟情,很快便结为夫妻,在盛宣怀的帮助下,宋嘉树在事业上逐渐取得成功,成为了一名实业家。

  倪桂珍与宋嘉树共育有 6 个子女,分别是宋霭龄、宋庆龄、宋子文、宋美龄、宋子良和宋子安,这 6 个孩子在倪桂珍的悉心教导下,都成为了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。

  尤其是 “宋氏三姐妹”,在当时的政治、外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,其中宋美龄更是成为了蒋介石的夫人,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  盛宣怀的商业帝国在达到巅峰后,很快便遭遇了困境,1911 年,他提出的 “铁路国有” 政策,引发了保路运动,进而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索之一,因此被一些人指责为 “误国首恶”。

  为了平息民愤,清政府将盛宣怀作为替罪羊,于 1911 年 10 月 26 日下令将其革职,永不叙用,盛宣怀不得不逃亡日本,以躲避国内的政治风暴,1916 年 4 月 27 日,盛宣怀在上海病逝,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,

  盛宣怀死后,虽然为子孙留下了上千万银元的遗产,但他的后代却没能守住这份家业。

  他的儿子们大多挥霍无度,不务正业,很快便将巨额遗产挥霍一空,其中,四儿子盛恩颐最为典型,他生活奢靡,娶了多房姨太太,还染上了赌博的恶习,曾一夜之间输掉了上海的一百多栋房产。

  除了子孙的挥霍,盛氏家族的衰败还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关联,民国时期,政治动荡,战乱频繁,经济发展形势不稳定,这使得盛氏家族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

  同时,新兴的商业势力崛起,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,盛氏家族的企业逐渐失去了优势,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,盛氏家族的商业帝国逐渐瓦解,曾经辉煌一时的财富传奇也随之落幕 。

  半岛都市报——发现青岛:清末首富盛宣怀是李鸿章的心腹(图)2013年03月12日16:15

相关标签:
电话咨询
产品中心
在线留言
新闻中心